作者:香港聖公會聖多馬幼兒中心 註冊護士 – 陳靜貞
魚類食物營養豐富,但實際上對幼兒健康有甚麼益處呢?而家長應如何爲孩子選擇合適的魚類食物?
魚的營養價值
- 含有豐富的動物性Omega-3,尤其是不飽和脂肪酸DHA和EPA,幫助孩子的大腦和視力發展。
- 含有良好的動物性蛋白質,是幼兒生長發育的基礎。
- 含有豐富維他命D,這對幼兒骨骼和牙齒發育很重要。
- 含多種礦物質,當中包括「碘」,如果人體缺乏碘質可引致甲狀腺腫脹(俗稱「大頸泡」)和發育遲緩。
- 食物安全中心研究顯示,本港育齡婦女平均每星期吃450克(約12兩)魚和海產,有利於胎兒的智力發展。
重金屬污染的風險
- 孕婦、計劃懷孕的婦女和幼童應選擇汞(俗稱水銀)較低的魚類進食,避免因大量攝取而影響幼兒的腦部。
- 水銀含量多寡,視乎其食物來源和生活水域而定,體型較大的捕獵性魚類的汞含量可能較高,體型較小(一斤以下)的魚、養殖魚、淡水魚和非捕獵性魚類的水銀含量較低。
-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建議,1至3歲的幼兒可以每週吃2次魚類,每次1盎司(約28.5克)。
- 食物安全中心指出水銀水平較低的魚類包括:黃花魚、三文魚、沙甸魚、鯇魚、鯪魚、烏頭、鯧魚(䱽魚)、泥鯭 、大頭、馬頭、桂花魚、紅衫和大眼雞。而油脂較多的魚類(例如三文魚和黃花魚)含豐富的Omega-3。
- 水銀水平較低的魚類之中,可以深海魚和淡水魚交替食用,不要固定吃某一種魚。
罐頭魚類
在2020年消費者 委員會檢測了市面46款罐頭魚樣本,發現全部含有不同種類的金屬污染物,主要是砷(砒霜)、汞(水銀)、鎘和鉛,攝入過量可導致慢性中毒,故建議家長選擇新鮮魚肉食用。
刺身魚類
FDA指5歲或以下的幼童不應該進食生冷食物或未煮熟的魚類 (如壽司、刺身、煙三文魚)和海產(如蠔、帶子、蝦、墨魚),以免受細菌、病毒和寄生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