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教學

沉默不是金——認識選擇性緘默症

作者:言語治療師 李樂遙姑娘
Edge Development Centre

翹翹就讀幼低班,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小女孩。她喜歡閱讀、跳芭蕾舞及畫畫,曾經在芭蕾舞比賽及畫畫比賽獲得獎牌。平日老師時常稱讚她是一個乖巧的孩子,上課專心投入。媽媽曾告訴我,翹翹很喜歡上學,就算傷風感冒,只要沒有發燒,她仍然堅持戴著口罩上學去。可是,從幼兒班開始,一年多來翹翹未曾在幼稚園裏說話。她未能在堂上回答老師的問題,未能與同學們一起唱兒歌,未能於角色扮演遊戲中運用說話表達,她絕大部分時間運用手勢及肢體動作與老師及同學交流。旁人也許認為翹翹只是性格內斂,比較害羞,但實情這種情況不是一般的“怕醜”,而是一種與說話溝通有關的焦慮症——選擇性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

甚麼是選擇性緘默症?

選擇性緘默症是一種相對罕見的焦慮症,通常於幼稚園階段出現。患上選默症的小朋友有基本語言及溝通能力,他們能在安心的環境下(如:家裏)能運用說話跟親近的人交談;可是在某些環境下(如:學校、興趣班中心、公眾場合)會緊張到說不出話,或者只能用輕微的氣聲說一兩句話,有部分孩子會甚至肢體僵硬或身體發熱。有學者與1998年在芬蘭進行了流行病學調查,發現選默症在初小階段的病發率為2%(即時平均每100位學生就有兩位選默症患者),而且患此症的女同學比男同學多,比例為3:2。另外根據台灣的統計數字,每140位小學生就有一位受選默症困擾(病發率即是0.7%)。暫時香港仍未有具代表性調查數字,但我們不能忽視此症對香港學童的影響。在東方教育文化下,師長們傾向欣賞內斂、自律、守規矩、上課保持安靜的“乖孩子”,加上沉默寡言的孩子甚少影響班上的秩序,因此較難作及早識別。可想而知,此症可能比我們想象中更為普遍!

選擇性緘默症有別於一般的“怕醜”

性格害羞的孩子通常在不同環境的社交表現大同小異,比較文靜、內斂、慢熱、拘謹。只要給予他們一些時間(數分鐘至一兩次面見),他們會慢慢放鬆下來,融入社交環境;相反,選默兒很多時被形容為“判若兩人”,在輕鬆的環境下,他們能暢所欲言,甚至是家裏的“開籠雀”,但是在特定的環境下,即使過了一段很長的適應期(1個學期,甚至1年),仍然有口難言,或許情況只有輕微改善。

及早診斷和治療

若家長懷疑孩子有選擇性緘默症,應先諮詢精神科醫生。選擇性緘默症的症狀與其他焦慮症及發展性障礙有共同的症狀,我們需要精神科醫生幫忙作鑑別診斷(differential diagnosis),看看孩子的情況是屬於選默症,還是其他狀況,還是同時出現數個問題。得到準確的診斷後,家長就可以按醫生的建議尋求合適的治療服務。一般來說,提供選默症治療服務的專業包括臨床心理學家(Clinical psychologist)、言語治療師(Speech therapist)及輔導心理學家(Counseling psychologist)。家長查詢服務時宜多留意各治療手法的特點及科學理論基礎,現時來說,“行為治療”(Behavioral therapy)以及“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是為最有科研實證支持的治療手法。究竟言語治療師是怎樣透過行為治療幫助小朋友開口說話?家長又可以如何配合?下回分解。

幼兒教育1000問
沉默不是金——認識選擇性緘默症
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