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教學

家有弱兒,要注意平衡親職

作者:曾潔雯博士,JP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譽副教授

3歲的超儀初入幼稚園時, 標緻可人又聰明聆俐, 甚得師長和同學喜愛。 她特別愛整潔, 每天梳著媽媽幫她紮的孖辮, 穿著整潔的校服上課,還可以自己用廁所,表現比同齡同學更出眾。 

可惜到了下學期,超儀很少紮孖辮, 校服不是很整潔,書包也收拾得較混亂。 最奇怪的,是超儀有時在課室遺尿甚至遺糞,亦試過因肚痛或嘔吐不能上學,上課時表現也不很開朗活潑,整體表現有倒退的現象。 老師覺得她可能有些情緒問題,便聯絡她媽媽問個究竟。 媽媽充滿歉疚地表示半年前,幼子出生時缺氧,影響了智能及體能,她衣不解帶地照顧他,忽略了超儀,可能令她很失落,有倒退的表現!

家有弱兒,許多父母都會不離不棄地盡心照顧,再加上香港醫療及復康服務日益改善,不同專家各有處方,有心用力的父母很容易跌入一個「以弱兒為中心」的家庭模式,不但將夫婦的精力、注意力及家庭資源集中於弱兒身上,更會期望其他發展正常的子女「生性、體諒、獨立」,最好還能表示關心,隨時提供多少幫忙。可惜這些「正常」的孩子其實只是普通小孩子,有各樣成長的需要,還要面對特別的挑戰:

  1. 多了一名傷殘手足,同時少了一名健全手足及玩伴;
  2. 父母力竭筋疲,不向自己發洩已是萬幸;
  3. 父母向自己要求偏高:不單要獨立,最好能幫忙,甚至自動表示會一生照顧這個傷殘手足;
  4. 弱兒佔據家庭的時間及物質資源,剝削了其他人的發展甚至娛樂機會,有時還會遭人白眼!

教育局在2021年發表的家長教育課程架構 (幼稚園) 強調家長也要有均衡生活, 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才能好好建立家庭,培育孩子。被忽略半年的超儀,已經表現出倒退的身心行為向父母發出當頭棒喝。希望她的父母痛定思痛,盡快領導家庭重返「以整體家庭為中心」的軌迹,避免令超儀的問題惡化!

幼兒教育1000問
家有弱兒,要注意平衡親職
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