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1000問

幼兒烹調油、鹽、糖

幼兒烹調油、鹽、糖

A: 營養學界並沒有就何時為幼兒飲食加入調味料達成一致共識或建議, 但一般家長會於18個月或更早時為幼兒食物加入調味料。由於幼兒加固後開始嘗試到不同種類的食物, 例如麵包、餅乾等, 即使是自家製作, 製作時難免會加入一定鹽分, 令一歲多的幼兒對食物味道有了「比較」、「要求」, 因此家長多從這階段開始為幼兒食物加入調味料。

A:不少稱為「BB醬油」的調味料, 會在一般醬油以外混入糖及酸醋, 因此並不是一般醬油的「稀釋版本」, 而是混合多種味道的醬汁, 亦由於此類醬汁帶有酸、甜味道, 味道更受幼兒歡迎, 但使用時仍要留意鹽分總量多寡, 而非當作一般醬油的「低鹽版本」使用。

A:食鹽及醬料是飲食中鈉質的主要來源, 但不少家長在烹調時不加鹽、醬油,卻會使用紫菜碎、銀魚粉、海帶、昆布、木魚碎、瑤柱、櫻花蝦等食材,甚至是以BB肉鬆調味, 視乎使用的份量, 其鈉質含量往往較採用少量食鹽烹調來得更高, 因此幼兒飲食鈉質是否過量, 不能單從是否用鹽而定, 還要視乎整體鈉質攝取。

A:相比起肉食、魚類帶有天然的胺基酸、鹽分, 令肉食、海產帶有少量天然鮮味和鹹味, 新鮮蔬菜往往帶有「青草味」, 甚或苦澀味。若日常煮食希望減少鹽或調味料的使用, 可集中將調味料用於烹煮蔬菜上, 再加入適量煮食油, 並將蔬菜煮熟一點, 掩飾天然的苦澀味, 令蔬菜的味道更易被幼兒接受。

A: 黃糖、黑糖、原蔗糖在製作過程中, 保留了少量原材料植物成份, 因此較經過精煉的白砂糖多帶一點礦物質或植物元素; 但其糖分與白砂糖並無明顯差異, 亦不會在食用後獲得大量營養好處。

A:超市出售的「減鈉」食鹽, 當中約1/3的鈉成分被另一電解質鉀質取代, 但仍帶有高鈉成分, 因此不能當作「低鈉」調味。若果家長選擇使用, 仍要留意「適可而止」的原則, 避免不必要過分調味。

A: 這要視乎烹調什麼食物。一般烹調肉食不會加糖, 用糖醃肉亦沒有鬆肉的效果。但在烹調天然帶酸的番茄, 或未熟透而味道帶青的番茄, 少量加入糖分有「中和」酸味的作用。又例如烹調茄子、菇菌、露筍等食物, 少量用糖亦可掩蓋食材的微辛或青澀味道。

A: 市面上不少加入香菇成分的調味料, 其鈉含量與一般雞粉沒太大差異, 若非「減鈉」配方, 營養上並非特別優勝。若單以純香菇粉作為調味, 會為食物帶來少量鮮味, 但由於其鈉含量不高, 因此仍需要加入其他帶鹽分的調味料一併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