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1000問

處理食物敏感終極目標:根治敏感 VS. 減輕病癥

處理食物敏感終極目標:根治敏感 VS. 減輕病癥

A: 食物敏感症同時帶有先天及後天的致病因素, 前者與遺傳相關, 並不能徹底根治, 治療目標以避開致敏原及預防高強度致敏反應為主。但亦有敏感症與後天因素有關, 較易由改善生活習慣及適當藥物處理。

A: 食物致敏原測試基本準確, 但亦有其限制, 無法將同類食物進行精準分辨。例如檢測結果顯示對「蝦」這個種類產生致敏反應, 我們卻無法辨認是對哪品種的蝦敏感。

A: 由於身體的致敏反應與免疫系統的狀況有關, 因此在不同時候進行測試, 個體對同一種食物致敏反應的強、弱程度亦有差異。

A: 即使測試結果顯示一種食物為致敏原, 其引起敏感的反應亦可能極輕微, 甚至不被察覺, 所以檢測結果雖配合臨床癥狀及其他營養因素一併考慮, 方能決定合適的「戒口」方案。

A: 研究顯示, 濕疹皮膚患者的血維生素D水平較非濕疹皮膚患者低, 同時在飲食中額外補充維生素D後, 相關的濕疹症狀得到改善, 所以充足的維生素D對處理食物敏感尤其重要。

A: 高脂魚類、魚類及動物肝臟、雞蛋黃、奶類, 以及加強維生素D水平的穀物食材或飲品, 都是飲食中維生素D主要來源。

A: 若果雞蛋及牛奶製品是已知的致敏原, 家長可考慮多讓子女以高脂魚類或維生素D補充劑作補充, 在改善皮膚敏感體質的同時, 額外的維生素D亦有助長高及增強抵抗力。

A: 高纖飲食有助改善腸道健康, 調控腸道免疫力, 改善食物敏感。但以「清腸胃」、腹瀉為目標的超高纖飲食, 卻有機會擾亂腸道益生菌平衡, 對改善食物敏感並無益處。

A: 不同種類的益生菌對人體帶來不同的益處, 並非每一品種的益生菌都有調節腸胃、改善敏感症的效用; 選用時可先參考生產商提供的科學報告, 選擇真正能改善食物敏感的品種, 以及調校有效的進食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