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1000問

支援寶寶早期語言學習的關鍵

支援寶寶早期語言學習的關鍵

A: 孩子說出第一個字的年齡可以有很大的差異,亦會受到不同的因素影響,例如是基因、環境,以及發展的個別差異。一般而言,小孩會在 10 至 14 個月大時開始說話,但有些小孩會早在 8 個月大時,或晚至 18 個月大時才開始說話。請務必緊記每個小孩都以自己的步伐發展,而被視為正常的範圍亦很廣闊。

作為家長,你可以透過頻繁地與你的孩子說話、對他們朗讀,並為他們提供與他人互動和探索世界的機會,去支援你孩子的語言發展。如果你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有疑慮,請務必與你的兒科醫生或語言及言語治療師商討。

A: 與第一個字一樣,小孩開始說第一句句子的年齡也可以有很大差異。平均來說,小孩會在大概 18 至 24 個月時開始使用兩個單詞的短句,而在 3 歲時,他們一般可以說出完整句子。然而,請務必緊記,語言發展是個漸進的過程,而被視為正常的範圍亦很廣闊。有些小孩可能會較早開始運用更長的句子,而其他人則需要更長時間去發展其語言技能。

A: 如果小孩到 6 個月大時仍未牙牙學語,或到 18 個月大時仍未能理解/回應簡單的說話,儘管這不一定代表發展遲緩,但你也可以考慮諮詢專業人士。如果小孩對周邊人說話沒有反應,你可以留意是否有聽障或自閉症類群障礙等其他跡象。

A: 幼兒聽說話的方式與成人一樣。有時候,即使他們知道正確的發音,但難以模仿某些聲音,特別是鼻音或流音。如果成人模仿他們,可能會讓小孩感到混亂和沮喪。然而,其他形式的兒語,特別是簡化和重複(例如:「看那隻喵喵!」)則相當適合經常使用,以助小孩記住那些詞組。

A: 盡可能讓小孩多點機會說話!例如,你可試試將玩具放在他們看到但無法觸及的地方,然後鼓勵他們開口提出想要玩具,才將玩具拿給他們。即使他們沒有說對,也請欣賞他們所作出的嘗試並給予獎勵,以推動他們下次再接再厲,而不是因為懼怕失敗而裹足不前。

A: 讓小孩自出生開始就接觸這兩種語言,有助他們發展多語能力。研究顯示,即使嬰兒仍未開始說話,但很早就能分辨不同語言。然而,你應避免在同一句句子中使用不同的語言(語碼混用),以免寶寶難以識別你在使用那種語言,因而產生混淆。雙語在童年的挑戰與好處會在另一篇文章中探討。

A: 研究顯示說話前姿勢,例如是指著或揮手,在早期語言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在年幼小孩發展出運用說話的能力前,他們經常利用這些姿勢去傳達他們的需要和興趣。事實上,使用更多說話前姿勢的小孩後來會傾向擁有更多詞彙及更佳的語言技能。因為這些姿勢有助小孩學習單詞的意思,並了解語言如何被用於溝通。

請務必留意說話前姿勢是語言發展正常且重要的部分,而不應該加以阻攔。相反,家長可以鼓勵小孩同時利用姿勢和說話去表達自己,並營造一個給予支持的環境,鼓勵溝通與語言學習。

A: 你應避免太在意那些錯誤,以免他們對說話感到氣餒或羞愧。嘗試以正確講法重複那句句子,並與他們確認是否想表達那個意思。你亦可就孩子的說話給予反饋意見,但請以正面和鼓勵的方式進行。例如,如你的孩子說「I goed to the park(我去了公園)」,你可以說:「這句句子說得很好!不過當我們說過去的事情時,我們不會說『goed』,我們會說『went』。」

A: 挑選圖書和兒歌並無絕對的標準,最重要的是能讓小孩產生興趣和受到激發。有些孩子喜歡火車,有些則喜歡恐龍……只要適合他們的年齡,你應該因應小孩的興趣來挑選。有一個經驗之談,就是選擇一些你可以聽著手舞足蹈,同時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如經典的童謠「Heads an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和「I’m a little teapot」有助小孩學習一些常見的單詞,並與相應的身體語言連繫起來。

A: 理想的幼兒-成人活動可以包括:

  • 擺出兩三件熟悉的物件,然後要小孩拿一件;
  • 讓孩子注意某些你們見到、聽到、嗅到、嚐到或感覺到的有趣事物;
  • 與孩子一起讀故事書然後演出來;
  • 唱童謠和兒歌;
  • 在小孩穿脫衣服時口頭講出衣物的名稱;
  • 進行任何讓小孩說出心中想法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