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教學

認識及處理幼兒情緒

作者:曾潔雯博士,JP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譽副教授

今年只有3歲,本來性格溫馴開朗的樂文近來經常鬧情緒:早上起床準備上學,發脾氣 ; 聽見鄰居他不喜歡的小狗吠叫,發脾氣 ; 看見媽媽餵哺初生的弟弟,發脾氣 ; 被爸爸提醒要和玩伴分享小食,又發脾氣,包括大哭大罵˴用頭撞牆˴躺在地上撒野等。

這個事例,同時指出幼兒發脾氣的成因和現象,大概可以按生理˴心理˴社交和德性四方面來分析。發脾氣的現象,包括生理反應˴行為˴言語˴情緒˴判斷等等。發脾氣的成因,也包括:

  1. 生理方面: 常睡不夠,不願起床; 飲食過飽,消化不良

  2. 心理方面: 憎厭鄰居的寵物太嘈吵

  3. 社交方面: 排斥和妒忌初生的弟弟

  4. 德性方面: 被憤怒和不安全感蒙住心眼,不肯再和人分享

家長要有效處理孩子的情緒,可按著上列四方面分析孩子情緒和行為問題的表現和成因,再部署處理方法。 

  1. 生理方面 : 如果是睡眠不足或者飲食過飽,甚至健康有問題,都會令孩子煩躁不安,但又未必能有效表達。家長可以按孩子平時的生活規律,檢視有沒有生理上引發的情緒問題,再加以調節。

  2. 心理方面 : 有時孩子受了驚嚇,或者失去安全感,都會引起一些情緒反應。家長若能夠鑒貌辨色,設身處地,明白孩子的掙扎,並用適合和適齡的情緒字眼,點出孩子的心聲,便往往能夠順利處理孩子的心結。

  3. 社交方面 : 添了小弟弟,許多時都會令較年長的孩子感到不安全,並遷怒於小弟弟。家長在弟弟出生前和後,都要為哥哥做充足的心理準備,欣賞他愛護小弟弟,才可以盡量避免和化解孩子的敏感情緒。

  4. 價值及德性判斷方面 : 教孩子有禮合群,又能分辨對錯,並主動有合宜的表現,是一個長遠的功課。父母和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並適時作出身教言教,孩子長時間耳濡目染,自然會知所進退。
幼兒教育1000問
認識及處理幼兒情緒
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