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綺文
心理輔導學家
情緒管理是家長在教養孩子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課題。教養孩子的情緒管理方向:識別不同情緒,理解及表達情緒,調適自我情緒,辨識他人情緒。
讓幼兒識別情緒
情緒沒有好與壞,情緒只有分正面和負面,情緒是最自然不過的反應。對幼兒來說,識別不同情緒,理解及表達情緒,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識別不同情緒:是孩子有能力去辨別自己當下的心情,可以準確命名自己的情緒; 理解及表達情緒: 孩子有能力理解當刻情緒,並以合適的方法去表達這個情緒,是培養高情緒智能孩子的基本法。
表達力三大要領
就是由於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沒有足夠的情緒詞彙,便不能調適情緒,以下是培養幼兒的情緒表達力的三大要領:
- 認識情緒詞彙: 當幼兒體驗到自身的各種不同情緒反應,但他們未必能完全理解當中複雜的情緒變化,亦未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因此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把內心感受,表達出來,或者幫助詞彙有限的孩子說出感受,例如:「媽媽,看到你面紅耳熱,是否很『憤怒』呀!」讓他們了解自己的內心感受,既可以增加孩子認識情緒詞彙,而情緒因被明白和理解,亦得以舒緩了。
- 善用兒童繪本: 由於情緒會比較抽象,難以具體掌握,教導 0-3 歲的幼兒,去識別不同情緒,最佳方法之一,借用兒童繪本,說不同情緒主題的故事,讓孩子明白情緒的各種狀態。家長可以和孩子討論故事當中感受,聆聽理解和接納,鼓勵孩子表達自身的感受。
- 借助視覺工具: 視覺工具能增強幼兒識別情緒的能力,例如: 情緒海報、情緒面譜,可以貼在大廳或房間的當眼處,當留意到孩子有情緒出現時,便指出最能代表現在心情的面譜。運用情緒面譜貼紙/磁貼,邀請孩子把每日心情,用貼紙/磁貼貼在日程表上,既能掌握孩子當下的心情,而他們又能從拼貼中找樂趣。此外,與幼兒一起製作情緒鐘,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活動,鐘面貼上/畫上不同的情緒面孔貼紙,時針是可以轉動的,孩子可以主動轉動時針方向,去表達孩子不同心情。借助視覺工具,把情緒具體的呈現,提升孩子識別情緒和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