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 FAQ

Understanding Selective Mutism

Understanding Selective Mutism

A: 選擇性緘默症(簡稱選默症)是焦慮症的其中一種。一般來說,患上選默症的小朋友有一定程度的語言及溝通能力,能在輕鬆的環境(如:家中)運用說話交流。可是,在某些環境下(如:學校、興趣班、公眾場合)就說不出話。

A:選擇性緘默症是一種相對罕見的精神疾病。有學者與1998年在芬蘭進行了流行病學調查,發現選默症在初小階段的病發率為2%,而且患此症的女同學比男同學多,比例為3:2。另外根據台灣的統計數字,每140位小學生就有一位受選默症困擾(病發率即是0.7%)。暫時香港仍未有具代表性調查數字。

A:在香港,選擇性緘默症普遍有精神科醫生作診斷,然後轉介至臨床心理學家、輔導心理學家或/和言語治療師進行治療。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 (英文簡稱DSM-V),此症的診斷標準有以下五項:

  • 持續地在特定社交情境無法說話,但在其他情境能正常交談
  • 上述困難影響學業及社交溝通
  • 上述困難持續至少一個月(不包括入學的第一個月)
  • 不是因為語言不通而導致無法說話
  • 無法說話的主因不是發展性障礙或其他精神疾病

A:尋求醫生意見前,家長應盡量詳細記錄孩子在不同社交環境的說話狀況(如:孩子在甚麼情況下能流暢地表達?在甚麼情況下難以開口說話?孩子的選默情況有甚麼變化?),讓醫生更能全面理解孩子的狀況。

A:性格害羞的孩子通常在不同環境的社交表現大同小異,比較文靜、內斂、慢熱、拘謹。只要給予他們一些時間(數分鐘至一兩次面見),他們會慢慢放鬆下來,融入社交環境;相反,選默兒很多時被形容為“判若兩人”,在輕鬆的環境下,他們能暢所欲言,甚至是家裏的“開籠雀”,但是在特定的環境下,即使過了一段很長的適應期(1個學期,甚至1年),仍然有口難言,或許情況只有輕微改善。

A:大部分選擇性緘默症個案不會自然痊癒。不少家長和老師認為“小朋友大大下就會講到”,因而錯過治療黃金期。一般來說,越早介入,治療效果越佳,原音有三:其一,孩子於幼稚園階段沒有太多功課,有較多課餘時間進行訓練;其二:持續的選默容易讓孩子建立利用症默來逃避說話的習慣,日子越久,習慣越難改變;其三:孩子的獨立性會隨著年紀增加,老師及教長較難製造溝通機會讓他們練習說話,例如:中小學生能輕易地運用文字代替口語溝通,以及從網絡尋找娛樂;相反,幼稚園學生的讀寫能力尚未成熟,需要依賴口語溝通,而且容易從社交互動遊戲製造溝通機會。

A:不是。研究顯示創傷經歷與選擇性緘默症沒有直接因果關係,即是選擇性緘默症患者不一定經歷過心理創傷,而且患者沒有比一般人受過更多的創傷 (Steinhausen & Juzi, 1996)。臨床上,我所接觸的選默小朋友大部分都是生長與充滿關懷與愛護的家庭。

A:此症的成因至今未明。學界認為,此症的出現很大機會與孩子的先天氣質(俗稱“脾性”)有關。有些孩子先天具有高敏感度及焦慮的特質,比較容易感到恐懼。另外,有醫學研究指出,若孩子的父母有焦慮問題,孩子有較高機會患上選默症,一來有機會是遺傳音素,二來可能是孩子後天學習父母的出事方式,耳濡目染下,慢慢變得多慮。

A:每個小朋友都是獨一無二,沒有一套固定的訓練手法能適合套用於所有小朋友。但根據臨床經驗,很多時“獎勵”對於選默小朋友幫助不大,有時甚至適得其反。我們平日習慣利用“獎勵”來增加孩子的學習動機(如:例如測驗成績達80分,就可以得到一份小禮物,我們利用小禮物作“獎勵”,增加孩子努力溫習的動機)。可是這套方法不太適用於幫助選默兒開口說話。選默兒本身渴望與人說話,只是”有口說不出“,他們不是欠缺說話動機,因此不需要額外利用“獎勵”來增加說話動機。相反,獎勵的存在更有機會增加他們的說話壓力,因為這讓他們感覺到身邊的人將焦點放在自己身上,心想:原來大家都在留意我有沒有說話,這樣導致說話壓力不減反增,變相更難開口。

A:得到準確的診斷後,家長就可以按醫生的建議尋求合適的治療服務。一般來說,提供選默症治療服務的專業包括臨床心理學家(Clinical psychologist)、言語治療師(Speech therapist)及輔導心理學家(Counseling psychologist)。家長查詢服務時宜多留意各治療手法的特點及科學理論基礎,現時來說,“行為治療”(Behavioral therapy)以及“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是為最有科研實證支持的治療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