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 FAQ

與嬰幼兒一起從生活和遊戲中學數學——物體的屬性

與嬰幼兒一起從生活和遊戲中學數學——模式

A:嬰幼兒對數學概念的感知與認識,並非單從數數開始。在嬰幼兒的生活與遊戲中,已經存在很多數學相關的概念。

A:美國埃裡克森兒童發展研究所提出了四個針對0-3歲嬰幼兒的前導數學概念:屬性(attributes)、比較(comparison)、變化(change)、模式(pattern)。

A:「屬性」是事物的特徵或特質,幫助我們進行描述和分類。

A: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嬰幼兒就被各種感官刺激所包圍——光亮、聲音、氣味、味道、質地,等等。通過感官,嬰幼兒不斷地感知著事物之間不同的「屬性」。隨著對事物屬性的瞭解,嬰幼兒開始有意識地根據事物的屬性進行分類。語言能力的不斷發展也使他們能更加精確的描述物體的「屬性」。這些前導數學概念的感知和技能的發展,為他們以後學習更複雜的數學知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A:嬰幼兒的前導數學發展遵循著一定的發展過程和階段,從最初的廣義的、基於感覺的、非數學意義的感知,發展到對概念越來越準確、與語言相關的數學理解。包括生成階段、發展階段和轉換階段。

A:

每日與嬰幼兒一起進食、遊戲、著衫、洗澡時,都可以將「屬性」具象化,例如:

  • 在幫助嬰兒換尿片時描述嬰兒的狀態和相關物件的屬性
  • 在和嬰幼兒一起進食時詢問他們對於食物的感受:燙嗎?涼嗎?脆嗎?
  • 在幫助嬰幼兒換衫時引導他們注意衣服上的圖案和細節

A:成人可以日常對話中使用描述屬性的形容詞:大/小、多/少、有幾個、長/短、前/後、有聲/無聲、粗糙/光滑、濕/乾…

A:

  • 給予幼兒日常生活中對物品進行分類的機會:找出衣櫃裡所有「冬天的」衣服、一起來讀有關「交通工具」的繪本、將所有「動物玩具」收起來。
  • 鼓勵嬰幼兒自己對物品進行分類,並說一說分類背後的原因,和成人互相猜一猜分類背後的「屬性」標準——猜猜我為什麼這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