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潔雯博士,JP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譽副教授
3歲的子聰是郭先生夫婦的獨子。郭先生夫婦白天都要上班,工作時間很長,有時晚上子聰要休息前,他們才放工回家。雖然每晚和父母相處的時間不多,但子聰和爸爸媽媽的關係很好,因為郭先生夫婦將每天早上起床後,孩子最精神的時間,成為優質親子時間,用開心快樂的親子活動,讓孩子開展每一天的生活。
親子關係,是一生一世的關係,尤其在幼兒人生起步階段,更加重要,可以讓孩子找到可靠的依附,讓孩子敢於學習和嘗試,更可以讓孩子樂於發展良好的社交。 郭先生夫婦更每早定時與孩子享受快樂時光,形成了良好的生活規律,將來要孩子起床上學,一定能夠引起愉快的聯想。
平日郭先生夫婦多扮演主導的角色,但每朝早的優質親子時間,他們特別讓孩子作主導,讓父母觀察孩子的進度,培養孩子的創意,讓孩子以正面方式獲得父母關注,建立孩子的自主自信,從而增進親子間的溝通和關係。
按孩子目前的能力,郭家每朝早的優質親子時間設定為30分鐘,在孩子完成基本梳洗後開始。孩子可以在父母選好的圖書或玩具中挑選他今次的心頭好,父母便按他的興趣玩遊戲,說故事或者唱歌跳舞。其間父母除了專心 (放下手機,關上電視) 開心地陪著孩子,還要:
- 眼到:家長跟孩子談話時,與孩子平視,彼此保持眼神接觸,表示有專心聆聽孩子說話; 更要按孩子的興趣,翻閱他喜愛的書籍或玩具。
- 耳到:靜心聆聽孩子的說話內容,作出適當回應。如孩子要家長聽他唱歌,或者扮動物叫,家長要聽清楚,才能配合。
- 口到:要對孩子的說話作出適當的即時回應 (一齊唱歌,或者一齊扮某動物叫)。家長也可以適當地描述孩子的行為,表示家長有留意,順便讓孩子學習相關的言語表達 (如說: 疊高,贏左,輸左,要一樣咁快)。孩子表現好,家長當然更應該真心即時表達欣賞。
- 手到:家長要動手參與孩子主導的活動,孩子才會玩得更起勁。家長亦要善用身體語言,例如微笑、點頭或輕拍肩膀,表達投入參與。
特定,適齡又適量的積極親子時間,能清楚表達父母對孩子的關懷和愛護。當孩子感到父母的支持與鼓勵,獲得安全感,便容易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充滿自信地向前行。